這兩天接到了很多網友在傳苗栗縣收容所有奶貓在結紮完被領養而往生的問題,網友並指出收容所疑似有貓瘟傳播的問題。經過和獸醫朋友補充了一些相關知識後,今天下午我臨時決定跑一趟位於銅鑼的收容所實地勘查並請防疫所所長報告一下業務狀況及回覆我們的疑慮。
所長表示,該小貓送來時健康狀況不佳,所內獸醫並沒有為他進行結紮手術,但有對他做「開腹探查」想了解他的狀況,但我質疑,既然健康狀況有疑慮,為何在沒有任何X光或超音波儀器的檢查狀況下就做手術,這樣風險未免也太大了吧!從結果來看,小貓確實也沒辦法順利撐過就往生了。所長表示,缺乏獸醫、儀器確實是一個他們當下的問題,我在現場所看到的一些手術器械,衛生條件確實也很不好。我在今年7月份的定期會才質詢農業處,收容所醫療器材的問題(https://www.facebook.com/268878329957449/posts/1832085646970035/?d=n )沒想到,很快就發生狀況了。
另外貓瘟的疑慮,我特別看了一下貓隻的收容空間,並詢問新進來的貓是否都有完成足夠的隔離週期,為避免因潛伏期而造成傳染,一般應該要有7-10天的隔離週期,才較能確保新進的貓將外面疫病傳染給其他收容的貓,但所長回覆這裡的貓送進收容所隔離都會先打疫苗,然後三天後離開隔離區。我覺得相當不妥,第一,馬上打疫苗做隔離是正確的程序雖然沒錯,但如果在外早就已經染疫還在潛伏期的貓若沒有確實做到7天以上的隔離,一樣會造成防疫破口,須知疫苗是防止染疫,對早已經染疫的貓當然沒用,且收容空間動線上並沒有確實分開,所有工作人員在隔離區和一般大眾區移動時都有可能將疫病夾帶進而傳染給其他健康的貓甚至是狗區的狗狗(貓瘟可犬貓互傳)。
最後,我要求防疫所,並將這次發現的問題列入下個議會會期努力的要點:
1、防疫所應進行貓隻收容空間的檢討,必須要調整相關動線、空間,善用閒置空間確實做好隔離措施,新進貓隻確實完成7-10天的隔離。
2、手術器材、儀器,老舊的汰換,不足的如:X光、超音波、生理監視器……等手術儀器盡快研議編列經費購置。以避免野生動物、流浪犬貓要緊急救傷時因儀器設備不足造成遺憾。
#苗栗縣議員陳光軒
#監督縣政
#苗栗縣動物保護防疫所
#手術儀器
#動物傳染病防治